武棟成:細胞治療的幕后英雄
發(fā)布時間:2015年06月25日
人物名片:武棟成,加拿大籍華人,細胞生物學博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光谷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武漢大學醫(yī)學院生化系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及教授。1993年起分別在武漢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從事細胞生物學、神經細胞生物學的相關基礎研究,于2001年4月至2009年5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yī)學院分別作為博士后及研究科學家,在細胞信號轉導及干細胞領域工作8年。2009年6月起兼任武漢紅橋腦科醫(y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2012年在光谷生物城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創(chuàng)立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大、魁偉的體型,標準、結實的身材,精致、得體的衣著,黝黑、英俊的臉龐……武棟成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模特或者運動員。然而,他的真實身份卻是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光谷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逃兵”與“斗士”
武棟成教授是湖北仙桃人,1982年考取湖北醫(yī)學院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后當了三年臨床醫(yī)生,而后考回湖北醫(yī)學院攻讀醫(yī)學碩士學位,并開始了細胞研究,畢業(yè)后留校從事教學工作;1998年,武棟成赴香港科技大學深造兩年,兩年后又遠赴加拿大做訪問學者,致力于干細胞技術的應用與轉化;期間,武棟成還在武漢大學完成了博士學業(yè)。
“我是臨床醫(yī)學的逃兵”,采訪中,武棟成教授曾這樣形容自己。本科畢業(yè)后,他曾做過三年臨床醫(yī)生,然后就一直從事科研。原因在于,做醫(yī)生只能一個一個地救治病人,在面對一些病入膏肓病人的時候,他往往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這讓悲天憫人的武棟成感覺很不好。他希望能掌握更多的技術,能救治更多的人。于是,從1990年起,武棟成選擇不斷深造,并專注于細胞研究,尤其是1998年至2009年,武棟成在香港、加拿大,做了整整11年的全職科研,對細胞生物學、細胞治療尤其是干細胞治療有著深入研究。他做了臨床醫(yī)學的“逃兵”,為的是成為細胞治療的“斗士”。
據武棟成教授介紹,從生命形成開始,人體細胞就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成人每分鐘有3億個細胞死亡,每天體內大約有10萬億個細胞被新陳代謝。人體的絕大部分細胞因為高度分化往往會失去再分裂的能力,但是,機體在發(fā)育生長過程中會保留一定數量的尚未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細胞,干細胞就是其中一種。通過干細胞移植,可以使病變細胞“再生”,對許多疑難病如神經退行性性疾病、腦梗塞、腦外傷后遺癥、冠心病等有著獨特的治療作用,甚至可以使人延緩衰老,讓青春永駐,這就是干細胞治療。它具有見效快、效果好,無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等顯著特點。
認識并驗證國外細胞治療的優(yōu)越性后,武棟成教授的第一反應是立即將其應用到國內的臨床,造福更多人。此時的武棟成大兒子正準備上大學,小兒子出生不久,愛人在一家醫(yī)院上班,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2009年6月10日,他毅然一個人回國,與武漢紅橋腦科醫(yī)院合作,通過干細胞尤其是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并于當年7月31就開始了對第一位脊髓損傷病人的治療。
相信不少人都還記得武漢少女歌唱組合“超級瑪麗”的成員韓萱。2006年,韓萱因為遭遇煤氣(一氧化碳)中毒,被醫(yī)院診斷為“永久植物狀態(tài)”,2009年,韓萱的家人將她帶到武漢紅橋腦科醫(yī)院接受治療??紤]到韓萱腦部神經細胞的自我修復功能已經缺失,武棟成教授決定借用外力對她的受損部位進行修復。在連續(xù)接受三次神經干細胞移植以后,韓萱的病情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僅面色紅潤,兩眼有神,以前消失的聽覺也逐漸恢復,甚至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病情得以有效控制。
大人不華,君子務實
2012年,光谷生物城的建設如火如荼,由東湖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yè)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聯合組建的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向武棟成教授伸出了橄欖枝。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經過三年的臨床檢驗、對細胞療法有了更大自信的武棟成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入駐研究院,這一次,他選擇的是用免疫細胞治療法治療惡性腫瘤。
免疫細胞治療是腫瘤康復醫(yī)學一種新興的、具有顯著療效的全新的抗腫瘤治療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的手術、放療、副作用、化療的弊端,已經被公認為21世紀腫瘤綜合治療模式中最活躍、最有發(fā)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武棟成認為,這種技術才是完全消滅腫瘤細胞、徹底治療癌癥的根本:它通過采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yǎng),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后再回輸到人體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癌細胞,打破腫瘤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重功效。
據武棟成教授介紹,美國醫(yī)藥巨頭輝瑞公司也看好此技術,已投資3.7億元與法國生物科技公司Cellectis聯合研發(fā)癌癥免疫治療藥物。腫瘤免疫治療技術開發(fā)企業(yè)凱德藥業(yè)登陸納斯達克后,上市首日股價即飆漲逾70%。細胞免疫治療無疑是基因測序后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武棟成教授的漢密頓公司主要采取DC-CIK細胞治療法。
DC細胞是已知的正常人體內存在的一種具有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能夠直接攝取、加工和呈遞抗原,刺激體內的初始型T細胞活化,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并能夠抑制血管生成,同時激發(fā)免疫記憶保護。
將DC細胞與CIK細胞混合培養(yǎng),得到的一種具有更強抗腫瘤功能的效應細胞。適用于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除T細胞淋巴瘤)等癌癥及其轉移癌等各種不同階段腫瘤的治療,具有針對性、全面性、徹底性、廣泛性、持久性、安全性等特點。
創(chuàng)業(yè)初期往往是最艱苦的時候。大人不華,君子務實,這是武棟成教授始終的信條,只有踏踏實實做事才會有堅實的回報。從2012年初開始,武棟成教授邊建實驗室邊跑市場,做預實驗、安全評估,事事親力親為,沒日沒夜地忙碌。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大半年,直到公司人員到位、實現正常運轉。
2012年10月,漢密頓公司與武漢市蘭青腫瘤醫(yī)院簽訂“抗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合作協議”;11月,與武漢市五醫(yī)院簽訂合作協議;12月,與武漢市第二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簽訂合作協議……截至目前,漢密頓公司已和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等湖北省10多家大中型醫(yī)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年收入超過1500萬元。
期間,武棟成教授和公司技術總監(jiān)汪敏教授先后獲批東湖高新區(qū)“3551人才計劃”,公司也通過了高新企業(yè)認定,獲得了科技部、市科技局相關獎勵。經過兩年的積累,漢密頓公司現有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分為管理區(qū)、綜合區(qū)、銷售區(qū)、研發(fā)區(qū)(500平米);員工28人,其中博士6人,碩士6人,90%以上為本科學歷,成為了湖北省內專業(yè)提供抗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服務規(guī)模最大、合作醫(yī)院最多、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企業(yè)。
2013年12月,漢密頓公司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并登陸“四板”,成為光谷生物城500多家企業(yè)中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四版市場)掛牌的12家企業(yè)之一,公司形象得到全面提升。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將成長為年銷售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的快速成長型企業(yè),成為省內抗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龍頭。
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
盡管公司發(fā)展得紅紅火火,在問到什么時候最有成就感時,武棟成教授的回答卻是:在獲知病人情況好轉的時候。因為公司是和醫(yī)院合作,并不直接接觸病人,他們只是幕后英雄,但武棟成樂意。
病人王東偉是一位84歲高齡的離休老干部,2013年5月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診斷為“前列腺腺癌”。由于患者年事已高,無法承受手術及放化療帶來的痛苦,于2013年6月轉入武漢市黃陂醫(yī)院腫瘤三科接受抗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兩個療程后,病人病情有了奇跡般的好轉。原來的王東偉神志不清,食欲不佳 ,排便困難,不能獨立行走,每日臥床不起,疼痛不已,整夜不能入睡。治療后精神良好、吐字清楚、食欲增加,行走自如,腫瘤生長得到明顯控制,腫瘤轉移引起的疼痛立刻消失,患者和家屬們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就是武棟成愿意看到的結果,他希望更多的病人能夠接受這種療法,趕走病魔、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在中國,細胞免疫治療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普通民眾,人們對它的認知都還很不夠,甚至還有人在歪曲這種技術。前不久,有媒體還根據一名記者的片面了解對腫瘤細胞免疫治療予以了負面報道?!拔覀冊诘谝粫r間進行了反駁”。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在美國起源,并于2010年獲得政府批準,至今仍在廣泛使用,在全球的累計病例超過上萬例;在國內也有多家醫(yī)院開展,療效和安全性都比較令人滿意。如北京解放軍301醫(yī)院、天津腫瘤醫(yī)院、廣東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武漢協和醫(yī)院、長沙市湘雅醫(yī)院等,臨床工作進展順利,療效受到患者普遍好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科技之光》、《走進科學》等權威媒體和欄目進行了多次相關專題報道,該治療技術已經成為腫瘤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方法。
在中國,每年新增癌癥病人超過370萬人,而細胞免疫治療目前還在以“第三類醫(yī)療技術”的名義進行,而且監(jiān)管缺位,略顯混亂;同時,我國細胞免疫治療在技術上,也與海外領先公司有一定差距?!暗?,我們仍對這一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因為國內技術進步很快,隨著監(jiān)管成熟,我國細胞治療產業(yè)將進入良性快速發(fā)展時期,甚至可能出現以藥品形式獲批的產品。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和改良自己的技術,盡快增大市場份額,做強做大?!?/p>
細胞,治療,武漢,醫(yī)院,教授,公司,腫瘤,技術,免疫治療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